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

07 2019-11
2019-11-07

一个献血者的最后遗愿:换种方式看这个世界

访问量:

他是一个红十字献血志愿者,他是个乐于奉献的好市民。当不幸来临,得知自己来日不多时,他把妻子和女儿叫到了身边说出了自己的最后遗愿:我想在生命的最后一刻,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,捐献眼角膜换一种方式这个看世界。

2019年10月16日晚,在景德镇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帮助下,他填写了捐献志愿书,完成了平生最后一次捐献。三天后的静谧早上,他故去并实现了自己的夙愿——成为了景德镇市2019首位眼角膜捐献者。

这位与直肠癌抗争了一年多的捐献者,就是黎明制药厂下岗工人无偿献血者梁新平。

 

一周后,女儿小梁在为父亲做头七祭奠后,忍着悲痛回忆起心目中的父亲。

54岁就要告别这个世界,老梁心中其实有太多遗憾和不舍。女儿还未成家,妻子身体不好。因此在患病一年多的日子里,老梁努力的抗争希望有奇迹,但当得知无望,他平静地告知妻子和女儿,不要再浪费金钱,让家庭背上更重的负担,让他怀着爱平静离开。

老梁在女儿心目中是一个坚强的父亲,也是个不喜欢多言的爸爸。即便下岗几十年,四处打工谋生,也很少听见他抱怨。女儿还说,父亲下岗后一直靠帮人装修支撑家,供她读书,后来还学会了装水电。

繁重的工作之余,老梁会主动帮着做家事。因为妻子也没有工作,常年做家庭保姆。后来为了给老梁治病,妻子又去工地做小工扎钢筋。“在家里时只要能做的,他都默默地做。”女儿说。

老梁第一次献血是为了做好事。有次偶然收到短信,说有人生命垂危急需要O型血,他立即赶去街头献血车上献了。之后,只要收到血库缺血短信,他就会主动到街头去献。“爸爸还经常说自己的血最宝贵,可以救很多的人。”

 

由于献血,老梁对器官捐献有所了解。当他提出要捐献自己的身体时,家人当时无法接受。“父亲就做母亲的工作,说人走了身体要火化,是一种浪费,不如给需要的人,留下点念想,把一份善念留下。还说既然医生都说自己的病不多见,那就让他们拿去做研究吧。”老梁的爱心感动了家人,最终家人同意了他的想法,同意他捐献完好的眼角膜。“他说可以把眼睛留在人间,换种方式继续看着这个世界。”

故去前三天,老梁拖着十分虚弱的身体填写了捐献志愿书。红会工作人员问他有什么需要帮助时,老梁却没有向红十字工作人员提出任何要求。“父亲说了不需要任何报答,只想最后做一件好事。”

10月19日早上6时许,老梁得到了一个捐献者最后的荣耀——江西省红十字会捐献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,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的医务人员,景德镇市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等,一起来到他的床边送别,为他献花悼念。而那份捐献荣誉证书,也长久地留在了老梁的遗像前。

“父亲在我的心目很伟大,他走的很安详,因为留下了爱。”这是老梁女儿说的,也是所有爱心献血志愿者和器官捐献志愿者对老梁的评价。或许在天堂的他,正用另一种方式看着我们,那双充满爱意的眼,就在你我的身旁,把陌路的我们紧紧地系在了一起,如同他带来的光明、照亮黑暗,延续的生命神奇。

生命虽然归于尘埃,爱却永留人间。向老梁致敬!向所有遗体器官捐献者致敬!

据悉,今年我市已成功实现3例器官捐献(一肝两肾)和一例人体组织(眼角膜)捐献。

一个献血者的最后遗愿:换种方式看这个世界